当前位置:天气预报 > 气象课堂 > 干旱和干旱风,它们产生的原因和决定其持续时间与强度的条件(3)
热门搜索: 上海 北京 济南 西安 郑州 武汉 合肥 广州 天津 哈尔滨 杭州 长沙 长春 无锡 青岛 重庆 南京 临沂 吉林 乌鲁木齐

气象课堂

干旱和干旱风,它们产生的原因和决定其持续时间与强度的条件(3)

日期:2025-03-10 来源:天气预报40天

  楚别尔比列尔所制定的干旱风标准把干旱风的概念与空气饱合差联系起籴,这个标准近年来在农业气象的硏究中经常被采用。

  苏联农业气象学家库里克认为干旱现象是加强蒸腾作用的水分消耗的因子。当高温(高于30—35℃),低海(低于20%)及风力强 达7--12米/秒时,就造成引起植物最大蒸腾作用的条件。

  应当指出,大多数农业工作者认为在气温髙于25℃、风压器高度上的风速大于5米/秒时的低于30%的空气相对湿皮是干旱风的主要标志。研究这一综合气象条件对植物的影响証实了农学家们所采用的干旱风标志是有充分根据的。

  因此,所谓干旱风就是指造成大量蒸发的综合的气象现象(低的空气湿焕,高温和干风),这种综合的气象现象在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就强烈地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结果,在短时间内给植物带来巨大的灾害。

  干旱是由不同的塬因引起的。干旱通常与天气的反气旋特征有关。引起干旱的反气旋直接发源地是两个最主要的反气旋中心--北极和亚速尔。如果气团来自北极,则侵入大陆的是干燥而寒冷的北极空气。北极空气发生于冰上并受当地低温的控制,因而水分的含量不大。 当北极空气在陆地上向温暖的地区移动时就不断增热和变得更为干燥。因此,从北极方面来的气流可能引起严重的干旱。亚速尔反气旋的气团形成于亚速尔岛(大西洋)地区,其特征是在活动开始时期具有高温和高湿。亚速岛空气在经过西欧时,以降雨形式去失很多水分,当到达欧洲东部地区和亚洲地区(西伯利亚)时,就变成具有很髙温度的干空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