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和初夏的干旱通常是在北极反气旋的影响下发生的,而且经常是最严重和持续时间敁久。亚速尔反气旋是引起夏季后半季和秋季干旱发生的塬因。但是,干旱常常是在上述两种干而热的气流(北极的及亚速尔的)的同时影响下而发生的。这样的干旱一般往往是十分严
重且持续时间很久。
在中国领域内发生的干旱基本上是由上述二塬因引起的。它们经常发生在春季或是,秋季。但是,关于屮国干旱成因的详细研究目前还做得很少。
干旱的强度一般是以土壤水分对植物供应不足的程度来鉴定。
很多硏究人员都以降水与蒸发量之比来鉴定干旱。谢梁尼诺夫教授提出的水热系数是这种指标之一,这个系数是一定时期内降水总量与蒸发量(谢梁尼诺夫提出以被10除的积温表示)之比。根据谢梁麟夫的研究,被10除的积温数正好与从维尔达蒸发器测得的月蒸发量一致。为了求得温暖季节植物水分供应系数,谢氏提出用除以10的该月积温除月降水总量。
谢梁尼诺夫提出根据水热系数值来测定干旱时间、干旱结束时问及强度,干燥期是指水热系数低于1的时期,而水热系数低于0.5则为于旱期。
这个鉴定干旱的方法的严重缺点之一,是完全没有考虑到土壤水分贮存量,而在鉴定干旱到来的干旱强度时,土壤水分无疑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土壤湿度是这样一个因子,它反映了天气条件的特点,农业技术水平,并且对农作物产量有重大影响。